商标非显著性部分易造成误认的几种情形
日期: 2020-08-1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商事主体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商标申请量和注册量逐年增加,成功取得商标注册权,成为申请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通过本文与大家分享《商标法》中误认条款在实质审查中的理解与适用,对申请人有效避开申请误区,节约商标申请时间成本提供一点帮助。


  一、法律适用

  《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产地产生误认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以误认为理由驳回的情形在商标审查中适用范围较广,适用情况较为繁杂。下面,通过案例与大家重点探讨一下因非显著部分易产生误认而被驳回的几种常见情形。


  二、案例解析

  (一)与指定商品不同种类而产生误认的商标

  案例一:第24374672号“ ”商标,申请在“茶;冰茶;茶饮料;用作茶叶代用 品的花或叶;咖啡用调味品;咖啡;糖;食品用糖蜜;蜂蜜;冰淇淋”等商品上。经审查,该商标申请被驳回,其驳文表述为:该标识含“茶”,用在 除“茶,冰茶,茶饮料,用作茶叶代用品的花或 叶”以外的指定商品上,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认,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可以看到,申请件图样中所包含的“茶”及 “TEA”即非显著部分,“锦萱”及 “JINXUAN”为申请人独创的显著部分。因为申请 件中的“茶”限定了商标的使用商品,所以核准了与茶相关的商品上的申请,以易产生误认为由驳回了在“咖啡用调味品;咖啡;糖”等非相关商品上的申请。笔者认为,申请人在申请食品、药品等类别的商标时,应慎重考虑所包含非显著部分文字, 因为消费者对此类商品的识别一般是通过商品的外包装。因此,对此类商标的误认适用更为严格。

  (二)因指定商品或服务的原料、品质特点而产生误认的商标

  (三)其他容易产生误认的情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以上几个案例,如果申请人的商标图样中不包含非显著部分的文字和图样,则申请件可能已经获得注册。商标最主要的功能是区分商品和服务的来源, 注册商标最大的价值是保护显著部分的专用权。前案中的“锦萱”“超顺”“百思道”以及星级以外的图形部分已经起到了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作用。但有时申请人希望通过非显著部分来表明自己的商品和服务品质等特点,这反而会弄巧成拙,导致商标申请因误认被驳回。如果恰巧此时又有第三人申请注册了相同、近似的商标,那将会给申请人在经济和时间上造成惨痛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商标法》和《驳回通知书》 中已明确表述,易产生误认的部分“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但这并不影响申请人在后续经营活动中使用。例如五星级饭店在经营中使用五星标志,是因为经过星级饭店标志证明审核并授权使用的。尽管如此,希望申请人能够合理设计商标非显著性部分并成功取得商标注册权,以为其商标品牌的长远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来源:中华商标网